
当孩子首次坐上家庭的餐桌,习惯教育便从此开始了。如何用勺、吃饭;如何与家人交流、交往;如何帮爸爸妈妈整理碗筷在这个时候,假如爸爸妈妈帮助孩子培养好的生活习惯,那样未来的各种教育将会变得简单而自然。
但,常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说:我最发愁的就是孩子的吃饭问题了,平常看着挺可爱,一吃饭,什么问题都来了,挑食,青菜不吃,鱼不吃,那个有怪味不吃,这个苦苦的不吃;很不容易吃了两口,转身就跑,还非得大人哄着、追着喂饭,一口饭能在嘴里含5分钟;
吃不完的东西到处乱扔,身体又瘦又小,真叫人无法。
可见,从孩子首次坐上家庭餐桌的时刻起,爸爸妈妈就要格外看重对孩子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天天吃饭,根根不吃蔬菜,不吃肉食,专点米饭泡水加咸菜,他说那是奶奶爱吃的饭,自己跟奶奶最好,所以也吃这个饭。任凭全家人什么样的教育和开导,根根就是不买账,要么你给我水泡饭,要么我就不吃饭。
多多的表弟根根是家唯一的男生,但,与姑姑家和舅舅家的几个女生相比,根根看上去又黑又瘦小,大夫说这孩子的血色素太低了,偏食习惯如果不改正,非常难有健康的身体。一家人都非常着急,奶奶更是感觉自己对不起孙子:这孩子,我是由于小时候家穷,才吃水泡饭,就点咸菜凑合凑合,他如何也如此呢?
父母请教了专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来纠正根根的偏食。他们第一把根根送到了婴幼儿园的托班,和老师一块配合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同时,他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工作一忙,就把根根扔到一边,而是尽可能抽出时间和他一块吃饭。
在饭桌上,爸爸妈妈有意识地津津有味地吃饭,还把水果蔬菜放在显眼的地方有空闲就和根根一块蹲下琢磨水果的颜色、形状,父亲绘声绘色地讲述苹果的甜和脆,香蕉的可口和酥梨的诱惑,说着说着,父亲自己禁不住有了口水,根根也受了感染,那些水果就成了他们肚子里的猎物。
姑姑家和舅舅家的两个姐姐非常活泼,根根很喜欢去和她们玩,以前吃饭的时候,姑姑和舅舅都迁就根根,给他专门做泡饭吃。后来根根的父母和他们协商一致,根根再去的时候,姐姐们和他一块打游戏。
可是一到吃饭时间,大伙都若无其事的该吃那些吃那些,根根最初有的不适应,还是不想上餐桌,大伙都不理他,根根自己呆着没趣,看姐姐们吃得那样香,也就开始注意餐桌了,这个时候,姑姑或者舅舅暗示姐姐给根根盛饭,根根拿着姐姐端来的饭菜,好像也没丢面子,就安心吃了起来。
再后来,根根开始学着自己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菜。慢慢地也不再挑菜了,他的小脸圆了,小胳膊粗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多多的同学尼卡是加拿大国籍的混血小女孩,她的爸爸是加籍人,妈妈是中国人。
暑假期间,妈妈带尼卡回中国探亲,目的是要让尼卡同意汉语的学习。尼卡很喜欢外婆家,由于外婆家的伙伴多,而且很友善和可爱。尼卡最不喜欢的就是外婆家的中国餐。
第一天坐上外婆家的餐桌,尼卡死活也不愿吃中式快餐。她躺倒在地上大声音的叫喊:MilkBread!无论外婆如何哄她都无济于事,外婆怕把这个洋娃娃饿病,只好去买了牛奶和面包。
晚上尼卡的母亲了解了这件事,表示很不开心,母亲对外婆说:她在我家也不愿吃中国饭,哭着喊着要面包,大家大家都不理她,过会儿,她饿极了自然就会吃了。
第二天,尼卡照样向外婆要牛奶和面包,外婆记得尼卡母亲的话,任凭尼卡大喊:Milk!Bread!就如此,早饭加中式快餐尼卡一口都没吃。
下午起床后,外婆开始心疼尼卡,她找来一些中国的小点心对她说:你看这蝴蝶酥多好看啊,你尝尝是甜的。这叫糖三角,里面藏着美味的果酱呢,快吃一口吧。
尼卡看着外婆手里诱惑的小点心,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在外婆的劝导下尼卡小心地尝了一口,香香的、甜甜的。尼卡自己拿着点心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再到吃饭的时间,外婆让尼卡坐在哥哥、姐姐的中间,尼卡看着哥哥、姐姐吃得那样香,自己也安静地吃了起来。
回加拿大的那天,尼卡用一口带有外国味的汉语说:中国的面包美味!
其实根根不是不可以吃菜、不喜欢吃菜,而是他在奶奶家从小就没打造起好的进餐习惯。假如根根的奶奶不是那样的一味顺着根根,并从根根非常小的时候就坚决不让孩子吃水泡饭,那样根根一定是非常爱吃饭的。
假如爸爸妈妈可以抓住这一难得的教育机会,坚持对孩子进行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那样不止是孩子受益,爸爸妈妈的生活也将会因此而变得轻松和愉快。那样,大家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好的进餐习惯呢?
-父母要鼓励孩子参与大人的做饭活动。譬如:三岁以上的孩子,就能让他拿拿菜,拿拿碗筷等,如此可以促进孩子对做饭活动的兴趣。
-父母在吃饭前,要以积极地向孩子逐一介绍饭菜,激起孩子对进餐的兴趣和好感,引发食欲,并与孩子一块品尝味道、察看食物的颜色,点评饭菜。
-切忌父母在孩子面前议论某种食物不美味,以免导致孩子对食物的偏见,这可是挑食的首要条件,几乎所有些孩子都会觉得父母觉得不美味的东西肯定不美味。
-在日常父母可以带孩子一块把水果、蔬菜装饰成水果娃娃、蔬菜娃娃使之拟人化,同时借助这类娃娃自编成小故事讲给孩子听,使孩子渐渐从情感上同意并喜欢它们。
-可以变化食物的形状,比如把孩子不吃的青菜或红萝卜剁碎,混在绞肉里,做成丸子,让孩子也有机会吃到他不喜欢吃的食物,才不会营养失衡。